一、用户端玩法与作用
玩法:
区域选择:通过地图/图片直观查看餐厅分区(如“靠窗区”“生日主题包厢”),点击空闲桌台直接锁定。
时间弹性预约:滑动时间轴查看不同时段剩余桌位,支持“现在立即到店”或“预约未来7天内”的时段。
人数动态匹配:输入用餐人数后,系统自动过滤不符合条件的桌台(如6人不可选4人桌),并推荐“最佳匹配桌型”。
作用:
减少决策成本:可视化选座+智能过滤,避免用户反复确认桌台规格。
避免无效到店:提前锁定资源,解决“到店无座”的痛点。
玩法:
套餐优先推荐:根据人数推送“2人约会套餐”“6人家庭宴”等组合,支持一键加购。
菜品动态标注:显示菜品预估制作时间(如“清蒸鲈鱼需25分钟”),帮助用户规划点餐顺序。
过敏原提示:点击菜品可查看14类常见过敏原信息,敏感人群可提前规避。
作用:
提升用餐效率:商家提前备餐,用户到店即食,缩短等待时间。
个性化服务:通过过敏原提示等细节增强用户信任感。
玩法:
实时库存看板:用红/黄/绿三色标注各区域桌台状态(空闲/即将到期/已预约),支持一键修改预约规则(如“周末包厢最低消费提高至500元”)。
冲突预警:当同一桌台被2个以上用户同时预约时,系统自动锁定并推送人工处理提醒。
作用:
最大化资源利用率:避免桌台闲置或超售,提升翻台率。
减少人工错误:自动化规则替代手动排桌,降低操作失误。
玩法:
预点餐热力图:统计各时段预点菜品TOP5,指导厨房提前准备食材(如“18:00-19:00需多备30份红烧肉”)。
人力预测看板:根据历史预约数据生成“今日需服务员8人(高峰16:00-18:00)”,支持一键调班。
作用:
缩短出餐时间:通过预点餐数据实现“按需备餐”,减少用户等待。
控制人力成本:避免高峰期人手不足或闲时人力浪费。
玩法:
时段溢价规则:设置“周五18:00-20:00包厢费上浮30%”,或“工作日午市桌台费8折”。
空桌促销:当某时段预约率低于60%时,自动触发“剩余包厢8折优惠”并推送至附近用户。
作用:
提升淡季收益:通过价格杠杆平衡供需,增加非高峰时段收入。
激活沉睡用户:精准推送优惠信息,唤醒长期未到店客户。
用户侧:
周末家庭聚餐时,提前2天预约包厢并点好招牌菜,到店后直接享用,避免老人孩子长时间等待。
商家侧:
通过预约数据发现“18:00-19:00”为高峰时段,提前安排2名兼职服务员,并备足热门菜品原料,确保出餐速度。